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望城书堂山,不仅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故里,南北朝时期,战功卓着的镇南将军欧阳頠也在这里建有镇南将军府。长沙市和望城区的考古人员经过35天的实地调查及勘探后,昨日通报,位于书堂山会子塘一处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即是镇南将军府遗址。考古人员还对 “书堂八景”之一的太子围圩进行了发掘,断定周边的一处墓葬为唐代古墓,初步推测为欧阳询墓。 历史文献未对古建筑详细记载 为配合市文化产业...
探索历史之谜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论证过程,一些本来已经公认的研究结果在新的文献资料和技术手段面前,也有可能实现“价值的反转” 总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因为种种原因,对尚无定论的考古发现断章取义,甚至作捕风捉影的传播,这些行为大大背离了“谨言慎行”的学术品质 当有新的考古发现时,不论是考古工作者还是文化工作者都应该平心静气,保持理智的态度,这样才能为大众提供...
M31墓室:丰富了汉墓类型M31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石椁墓,形制独特。它是由长方形墓室和排水沟组成。墓地底部四周都用石块围着,墓底中间有一排横向的石块。墓室的西南部发现有排水沟,排水沟长十余米,连接墓室的北段排水沟底部铺满了石块,中间用比较大的石块封堵。这个墓室的年代为汉代,这种类型的墓是浙江地区的首次发现,全国也未见类似的报道。 八边形塔基:在杭州还是首次发现M21墓室是一座结构复杂的大型明代墓,...
萧山闻堰镇老虎洞村北面的华眉山上,有一块凸起的坡地,样子像是往外伸出的大舌头。今年年初,这里原本计划开发造房子。按照国家规定,建筑工地开工前要前置审批,而且萧山今年还规定,文保部门先要勘探,看看有没有文物。有文物的话,就要停止施工,挖掘文物。 今年3月21日,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、萧山博物馆进驻这片坡地。在这里,考古人员发现了“老虎洞遗址”,主要出土文物,可以追溯到商周时...
历时4个月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二期发掘的田野考古已于30日结束,现已转入室内文物保护与资料收集整理阶段。 叶家山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介绍,湖北随州叶家山墓葬群考古二期发掘活动于3月26日开始,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,共发现74座墓葬、6座马坑。前期初步统计墓葬共出随葬品约1500余件套,质地主要有铜、陶、原始瓷、漆木、骨、玉石等。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,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工作,目前田...
记者昨日获悉,持续近4个月的叶家山墓群二期发掘的田野考古告一段落,全面转入室内文物资料整理和保护阶段。一个8匹马的马坑也正在整体截取中。 考古队根据马坑的保存状况,即日起将马坑整体截取,然后搬运到随州博物馆进行研究,并为后期向观众展出作准备。截取工作预计需要一个月左右。 据了解,在发掘的最后阶段,最大墓葬M111号曾侯墓棺底出土了一对形制清晰的象牙。象牙长约80厘米,保存完好,呈现出细腻滑润的...
鲁故城南东门遗址,这是山东考古首次利用热气球空中俯拍考古现场。 鲁故城一段城墙的断截面,经“解剖”,可清晰显示春秋至战国前后分4期夯筑的痕迹。(剖面颜色为编者所加) 高明奎 摄 近日,记者从(山东)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,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: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。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,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。遗址位于鲁故城南...
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间约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,一辆有2000多年历史的随葬车经文物保护工作者“手术”复原。 “车内部是木质结构,外部被泥土包围,车厢、侧板和车轮上贴有金、银、铜箔制成的图案饰片。我们采用技术手段和传统工艺按照1:1的比例复原了这辆战国时期马车的基本轮廓。”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杨小林告诉记者,这些饰片历经2000多年,依然色泽鲜艳。 ...
在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北的黑水国遗址考古现场,考古工作者张良仁和陈国科的团队慢慢刮去表面尘土,一座土坯房的墙体逐渐露出真容。 “这个土坯是用模子脱出来的,然后一块块码成一条线,再一层层垒起来,形成墙体。”张良仁说,此前中国最早的土坯房发现于湖北省应城市,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。黑水国遗址年代晚些,为公元前2100-1500年,但是土坯的做法与中亚相似,其技术可能来自于...
有一次上海图书馆邀请我去做讲座,讲座题目是“考古不是挖宝”,他们还在大门口张贴了海报。我去做讲座时路过,正巧一个老师傅模样的人在看那海报,只听他自言自语道:“考古不是挖宝?——那考古就是挖墓!”站在一旁的我只听得“噗”地一声笑了。 可见,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考古挖墓是个常事。然而实际上,考古在很多情况下...
秦始皇帝陵的建筑具体什么样?除了规模宏大的陵寝建筑群遗址外,考古学家在去年以来的考古发掘中,在寝殿遗址的东部勘探出一处回廊式建筑,其西北角经正式发掘竟然是一处登上该建筑的青石踏步,也就是青石台阶。专家认为,这是秦陵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石踏步,对于深入认识秦始皇帝陵的建筑理念和技艺等具有重要意义。 主持考古发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朱思红说:“石踏步遗迹是用青石制作,上面绘有精美的夔龙...
在离甘肃黑河西岸不远的一片台地上,张朝拿着小手铲对一处史前遗址进行仔细清理,在这个约1平方米的灰坑内,不时有彩陶碎片和动物骨头露出地面。 张朝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在读研究生,正跟着老师在甘肃张掖黑水国史前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实习。在他身后不远处,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张良仁正在对一处房基遗址进行清理。 “这里是一处土坯房基址,是今年的最新发现。”张良仁说,从近三年来的...
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基本“收官”,大量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拨开层层历史迷雾,但这一被誉为“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”,也留下了诸多待解谜团。 记者连日来多次探访叶家山考古现场,力图揭开这个古老诸侯国的神秘面纱。 【爱音乐也爱美术】 此次叶家山墓地M111墓中,发现一组5件编钟。如此多的编钟聚集在这一区域,意味着什么?国家...
古人不仅会刀耕火种,还会因地施肥。一项最新考古研究发现,欧洲人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就开始使用肥料了。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16日报告说,他们与国际同行一起,对发掘自英国、德国和希腊等国13处遗址的124份古代粮食样本进行了分析。这些样本包括新石器时期的大麦、豆子等,距今最久的已有约8000年。 研究人员对这些样本进行碳同位素测定和氮15检测后发现,营养元素氮等含量很高,它们是有机肥料中的主要...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“辽上京遗址考古队”,于7月初开始了2013年度第三次对辽上京皇城遗址科学考古发掘工作,经过两周的发掘和钻探,目前,已发现金代时期的街坊、民宅及民宅火炕。据左介绍,今年辽上京考古工作主要有对方圆2。9平方公里的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全面钻探和对辽上京皇城南部“十字街”方圆500平方米的遗址考古发掘,发掘工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